Rootop 服务器运维与web架构

2011-03-21
发表者 Venus
暂无评论

修改 mysql数据库root密码的安全方法

# mysql -u root -p    //默认无密码,登陆数据库

# mysql> use mysql;     //使用mysql数据库
#
# mysql>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=PASSWORD(‘newpassword’) where user=’root’;

//更新密码
#
# mysql> flush privileges;    //刷新MySQL系统权限的相关表  也可以理解为刷新缓存
#
# mysql> exit

看见 行匹配 和更改为3说明成功。

之前用的mysqladmin方式更改密码的缺点是:

仅能更改一行记录。这样会导致 root用户在 mysql 表里的3行(localhost {HOSTNAME} 127.0.0.1)记录有不同的密码,会对以后使用root用户操作带来隐患。

2011-03-21
发表者 Venus
暂无评论

child process * still did not exit, sending a SIGTERM

有位同学的apache基本一天挂一次,重启httpd服务后正常。检查日志发现一个错误并且是经常性出现:child process * still did not exit, sending a SIGTERM

猜测问题应该出现在子进程中的MaxRequestsPerChild部分,检查他的工作方式:apachectl -l

是prefork模式,然后检查他的配置文件,发现MaxRequestsPerChild部分参数为0,想到有可能是内存泄露了。

对于他这个问题,继续跟进。淡定···

将MaxRequestsPerChild设置成非零值有两个好处:

可以防止(偶然的)内存泄漏无限进行,从而耗尽内存。
给进程一个有限寿命,从而有助于当服务器负载减轻的时候减少活动进程的数量。

今天问题算是解决了:

发现日志说,写入访问日志或者是错误日志意外失败。

df -h 一看/var/logs 使用率已经100%了。那么再次检查httpd.conf文件,确定服务器上挂载的20多个站日志位置都位于此路径下,导致日志无法写入而系统崩溃。

通知它删减日志,运行看看。继续跟进···

过了好几天了,没听见他再反应服务器崩溃,那么可以确定,问题解决了。

2011-03-18
发表者 Venus
暂无评论

configure: error: *** libmcrypt was not found

为了的到mcrypt.so库文件,先后安装编译了mhash和libmcrypt,但是到最后编译mcrypt时报错:

configure: error: *** libmcrypt was not found

最后发现是因为环境变量的问题,gcc编译的时候根据自身定义的变量寻找相关函数库等文件,libmcrypt也是刚安装的,在变量中没有定义出来,所以手动添加:

[root@localhost modules]# export LD_LIBRARY_PATH=/usr/local/lib:$LD_LIBRARY_PATH

再次编译即可。

或者执行一下ldconfig貌似也可以。

2011-03-17
发表者 Venus
暂无评论

PHP实现多web服务器共享SESSION数据-session数据写入mysql数据库

PHP实现多web服务器共享SESSION数据(session数据写入mysql数据库)

  一、问题起源

  稍大一些的网站,通常都会有好几个服务器,每个服务器运行着不同功能的模块,使用不同的二级域名,而一个整体性强的网站,用户系统是统一的,即一套用户名、密码在整个网站的各个模块中都是可以登录使用的。各个服务器共享用户数据是比较容易实现的,只需要在后端放个数据库服务器,各个服务器通过统一接口对用户数据进行访问即可。但还存在一个问题,就是用户在这个服务器登录之后,进入另一个服务器的别的模块时,仍然需要重新登录,这就是一次登录,全部通行的问题,映射到技术上,其实就是各个服务器之间如何实现共享 SESSION 数据的问题。

  二、PHP SESSION 的工作原理

  在解决问题之前,先来了解一下 PHP SESSION 的工作原理。在客户端(如浏览器)登录网站时,被访问的 PHP 页面可以使用 session_start() 打开 SESSION,这样就会产生客户端的唯一标识 SESSION ID(此 ID 可通过函数 session_id() 获取/设置)。SESSION ID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保留在客户端,使得请求不同的页面时,PHP 程序可以获知客户端的 SESSION ID;一种是将 SESSION ID 自动加入到 GET 的 URL 中(这个只能在unix系统下能实现,windows系统不能实现自动加入url中),或者 POST 的表单中,默认情况下,变量名为 PHPSESSID;另一种是通过 COOKIE,将 SESSION ID 保存在 COOKIE 中,默认情况下,这个 COOKIE 的名字为 PHPSESSID。这里我们主要以 COOKIE 方式进行说明,因为应用比较广泛。

  那么 SESSION 的数据保存在哪里呢?当然是在服务器端,但不是保存在内存中,而是保存在文件或数据库中。默认情况下,php.ini 中设置的 SESSION 保存方式是

  files(session.save_handler = files),即使用读写文件的方式保存 SESSION 数据,而 SESSION 文件保存的目录由 session.save_path 指定,文件名以

  sess_ 为前缀,后跟 SESSION ID,如:sess_c72665af28a8b14c0fe11afe3b59b51b。文件中的数据即是序列化之后的 SESSION 数据了。如果访问量大,可能产生的

  SESSION 文件会比较多,这时可以设置分级目录进行 SESSION 文件的保存,效率会提高很多,设置方法为:session.save_path=”N;/save_path”,N 为分级的级数

  ,save_path 为开始目录。当写入 SESSION 数据的时候,PHP 会获取到客户端的 SESSION_ID,然后根据这个 SESSION ID 到指定的 SESSION 文件保存目录中找到

  相应的 SESSION 文件,不存在则创建之,最后将数据序列化之后写入文件。读取 SESSION 数据是也是类似的操作流程,对读出来的数据需要进行解序列化,生成相应

  的 SESSION 变量。

  三、多服务器共享SESSION 的主要障碍及解决办法

  通过了解 SESSION 的工作原理,我们可以发现,在默认情况下,各个服务器会各自分别对同一个客户端产生SESSION ID,如对于同一个用户浏览器,A 服务器产生的 SESSION ID 是 30de1e9de3192ba6ce2992d27a1b6a0a,而 B 服务器生成的则是c72665af28a8b14c0fe11afe3b59b51b。另外,PHP 的 SESSION 数据都是分别保存在本服务器的文件系统中。

  确定了问题所在之后,就可以着手进行解决了。想要共享 SESSION 数据,那就必须实现两个目标:

  一个是各个服务器对同一个客户端产生的 SESSION ID 必须相同,并且可通过同一个 COOKIE 进行传递,也就是说各个服务器必须可以读取同一个名为 PHPSESSID 的 COOKIE;

  另一个是 SESSION 数据的存储方式/位置必须保证各个服务器都能够访问到。 简单地说就是多服务器共享客户端的 SESSION ID,同时还必须共享服务器端的SESSION数据。

  第一个目标的实现其实很简单,只需要对 COOKIE 的域(domain)进行特殊地设置即可,默认情况下,COOKIE 的域是当前服务器的域名/IP 地址,而域不同的话,各个服务器所设置的 COOKIE 是不能相互访问的。